个10岁就参加高考的孩子,究竟有多“神”?两天读完小学课程,初中、高中各用一年时间,最后考出了556分的成绩,这样的“学霸”标签让人叹为观止。
但神童的成长轨迹真的是一路坦途吗?休学回家自学、淡出大众视野、被质疑“神童光环不再”……苏刘溢的故事,或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“神童”这个词背后的意义。
天才的诞生:一个被早教唤醒的神童
2000年,苏刘溢出生于山东泰安的一个普通家庭。父母学历不高,但他从小展现出的惊人天赋却令人瞠目结舌。几个月大的他就开始咿呀学语,一岁后已经能够说出完整的小短句。两岁时,他不仅能认出许多汉字,甚至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。
母亲是最早发现他与众不同的人。为了激发他的潜力,母亲开始尝试各种早教方式:念故事书、做益智游戏、教他汉字拼读。无论是天赋还是后天培养,苏刘溢的表现无疑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。
很快,他对书本的渴求变得异常强烈。普通孩子还在玩积木的时候,他却已经能流利地认字、算数。
当其他同龄孩子刚刚入学时,苏刘溢已经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全部课程。这种惊人的学习速度,直接让他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“小神童”。但天才的成长之路并不总是顺风顺水。
两天念完小学:与传统教育的“对抗”
在苏刘溢完成自学后,父母希望他能直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读书。然而,当地学校的老师和校长认为他“太过特殊”,拒绝了这个请求。就在父母苦恼之际,三里小学主动找到了他们,表示愿意接收这个天才少年。
事实证明,三里小学的决定是正确的。苏刘溢只用了两天时间,就完全掌握了小学的知识,并顺利通过了所有测试。很快,他跳级进入初中,又在一年内学完了三年的课程。接着,他用同样的速度完成了高中学业。
在这段时间里,苏刘溢不仅学习成绩惊人,还展现出了对电脑技术的浓厚兴趣。他自学了C语言、Java等编程语言,并能轻松修复各种电脑问题。年仅10岁的他,已经站在了和高三学生同样的起跑线上。
2009年,苏刘溢参加了高考。这一年,他的年纪还不到10岁。